作者:魏德东
出版社:民族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5年2月
目录
立身有道 学有专长一一记著名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
2004年
佛教的婚姻观
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新境界一一贺《中国佛教哲学要义》台湾版问世
2005年
宗教的当代功能
夏令营:寺院向社会打开了一扇窗
《天下无贼》的宗教解读
明星的宗教情结
国家宗教局网站开通
2006年
宗教:一个投资品种?
说不尽的少林寺
宗教与中国软实力
元宵之外的元宵节
如何认识“宗教冲突”
一次意义深远的论坛
看两会 议宗教
由解放军庙想到的
清明时节话祭祀
共创宗教慈善事业的春天
世界佛教论坛感言
艺术与科技的佛教
法学界的宗教关注
神学与宗教学
考生求神为哪般?
青藏铁路的宗教意义
当代中国的宗教实证研究
宗教社会科学,一个玩笑?
唐山百姓去哪里哭?
“新教式佛教”,荒谬还是革命?
贪官信的是什么教
媒体应慎言“邪教”
政府的宗教介入
中国佛教的多元类型
没有宗教的和谐,就没有社会的和谐
宗教场所遐思
从北大清华出来的和尚
铁瓦殿被害者并非道士?
作为经济元素的宗教
对话:基督教与伊斯兰教
大学生如何看宗教
开放就是最大的安全一一中国“入世”5周年有感
中国圣诞节更像一场庙会
可否将遗骸放入佛寺
“慎对耶诞节”的思考
2007年
期盼宗教学恢复为一级学科
作为公民宗教的儒教
慈善的未来
宗教对死刑的看法
《栖霞寺1937》的宗教社会学解读
请敞开宗教场所的大门
环保:宗教事业拓展的重要空间
中国宗教徒人数达到3亿?
门票制度反思
宗教人士不再是服装道具
对“林妹妹”出家的几点感想
企业家与宗教
大众需求宗教文化
共创中国宗教文化的黄金时代
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《道德经》
站在关节点上的少林寺
把企业办得像宗教那样
半数以上县处级官员迷信?
农村弘法:一个新的传教走向
如何看待大学生信教
从基督教团契到禅学社
超出马克思想象力的资本拜物教
到田野去一一第4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札记
2008年
论中国当代宗教的保守性与开放性一一为少林寺一辩
宗教“灰市”:从研究入手
新兴教派:越来越受关注
感受宗教政策的开放
灾难?;胱诮檀壬剖乱狄灰坏诙熳诮逃牍媸乱德厶匙凼?/font>
一个时代的主题
补偿说现在还继续吗?
西宁的穆斯林
2009年
宗教人士的健康也需要关注
宗教活动权不宜拍卖
“学术神学”感言
柏林禅寺缘何暂???/font>
“相适应”的深层基础
祝福西藏佛学院
佛教论坛的导向作用
宗教文化与国家软实力
加强对宗教现状的调查研究
走出蔡元培
保障宗教人权,重在政府
宗教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
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宗教
从“封建迷信”到“非遗”
学术研究初现“宗教热”
灾后重建怎能落下宗教场所
追忆任公
七月,播种希望
三谈宗教与公益
西北伊斯兰教公益事业的特色
重视宗教生态的平衡
“道”,你知否?
呵护社会的良知
期待下一个甲子
虚云圆寂50周年祭
加强对干部的宗教知识培训
宗教的生态关注
备案制:化解宗教灰市的一条思路
从少林寺网站被“黑”谈起
中国人的宗教需求也是稳定的
中国圣诞节应多一些慈善精神
后记
(编辑:李文彬)
主办: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
内容与技术支持: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
联系人:许津然 电子邮箱: zjxsw@cass.org.cn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:100732
电话:(010)85195477